乔布斯、比尔·盖茨的决策依据,马云、王健林的灵感来源——聪明人都在用的神奇思维!激发你的思想,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一场头脑风暴!
互联网思维无非就是“专注产品与服务的极致”+“优秀的社会化媒体营销”,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、价值、技术、方法、规则、机会来指导、处理、创新、工作的思想。核心在于以下几个点。
1.去中心化。
这是目前互联网行业变化的最大特点,也是让很多传统业者,乃至老一辈互联网行业人士无所适从的特点,即使到了互联网时代,各种新闻门户和垂直门户对于传统媒体的复制性依赖还是很明确,加上搜索引擎关键字的导入控制,互联网信息传播节点的垄断依旧很强,依旧可以通过控制住传统媒体端和重点网站来操控舆论。当互联网时代进入到twitter和facebook时代,适合去中心化特点的各类红人、大V的出现适逢其时,所谓的“自媒体”说法就此流行。中小企业未必能有雷军的资源和思路,但学着建立自己的自媒体传播渠道,学着通过各种夸大宣传打造品牌,各种以打造高粉丝量的微博、微信、社区大号为表现的“互联网思维”达人就此层次涌现。
2.快速精准。
互联网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基本压制住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路径,信息传播渠道的变化,引发了用户需求的变化,也导致了信息提供者的被动应变。与此同时,对应信息的快速更新,产品的快速更新也成为另一个支持信息传播的焦点。而如果创新迭代可以跟上,却把握不住新媒体传播的特点,例如极路由,不知道该说什么,不知道什么时候说,结果就是适得其反。互联网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快字,精准(信息精准、投放精准、控制精准)更重要。
3.情感品牌。
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和快速化,带来的副作用是公信力的缺失,既然人人都有发言权,那谁说的更有道理,谁更具备说服力,对用户来说就是个很麻烦的事情。如果能建立起有效的情感品牌,有足够的亮点,迎合用户在情感上、价值观上的需求,那么即使身上背负的争议再多,也依旧能有足够强大的传播效力,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来说,也是如此,只要你做的不是差到令人发指,能有一些打动用户情感的包装特色存在,例如小米手机的“青春发烧”、极路由的“自由”、360的“挑战强者”,就一定有一群认同这些价值观,进而认同你产品的群体跟上来。这是互联网产品运营的核心思维。
这三点脱胎于传统媒体的运营,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,我们一方面要研究技术平台的变化,但更本质的是要研究群众的心里和情绪。
思维变了,你眼中的世界就变了。